“主上,晏城为冀州争天骑所破!”被齐恕挽着的人一入营帐,便倒头跪趴在地上。
“什么?”风惜云霍然起身,看到地上那个全身似血染成的人,“晏城被争天骑夺了?”
“是!”那人垂首,嘶声答道,“冀州派五万大军攻城,包将军……包将军殉城了!”
“包承……”风惜云眼前一黑,若非身后椅子,她差一点便跌倒,稳住身形后,她看住那人,“你起来答话。”
“谢主上。”那人抬头站起身来。
只一眼,风惜云已看清他的面容,确实是包承的亲近部下,满脸的血污与尘土,眼睛里尽是焦灼与痛苦,身上显然有多处伤口,却都只是草草包扎。
“即算是冀州出动争天骑攻城,但晏城有风云骑五千,再加禁卫军五万,又有包承坐镇,决不可能被其轻易破城。”风惜云眉头紧皱,“为何晏城会被夺了?”
“主上,本来李将军与包将军同守晏城,争天骑是绝无可能破城的,但李将军听说主上被幽王追迫至无回谷,因此他不顾包将军阻拦,率五万禁卫军擅离晏城,想去无回谷助主上一臂之力,谁知李将军一走,争天骑便来围攻晏城,晏城守军不过一万,包将军知敌众我寡,一直坚守不出,但……但……争天骑里有将领箭术如神,那天包将军于城头指挥时被其一箭射中,包将军……包将军就……”那人哑着嗓子,声音里满是沉痛与愤恨,肩膀不住抖动,一双手痛苦地痉挛着。
听罢,风惜云眼中已水光浮动,双拳紧握,“李羡……李羡你竟敢违我军令!”
“主上,包将军临死前嘱咐臣追回李将军,臣一路急奔,在俞山下追上了李将军。李将军一听晏城被围,慌忙折回,谁知……谁知中途就碰上了破晏城后追赶而来的争天骑……禁卫军……五万禁卫军几乎全军覆没,李将军也生死难知!”
那人一口气说完又跪倒在地,不断叩首,地上很快红湿一片。
“主上,臣未能守住晏城,未能保护好包将军,臣自知万死不足抵罪!但臣求主上……求您一定……一定要为包将军报仇!包将军身中六箭依然坚守于城头一天一夜……就想等来援兵……谁知……谁知……”
那人话至此已哽咽难语,整个王帐中只有他悲痛的啜泣与强忍的吸气声。
“包承……孤的猛将包承!”风惜云眼中滴下泪来。
帐中霎时一片凝重。
片刻后,风惜云才再次出声问道:“依你估算,争天骑离无回谷还有多远?可知那领将是谁?”
“回禀主上,臣大约领先一日路程。”那人依然跪在地上,“争天骑的领将戴着青铜面具,不知其貌,但其身后旗帜上是‘秋’字,而且箭无虚发,臣以为必是那霜羽将军秋九霜!”
“领先一日路程?霜羽将军秋九霜?”风惜云目光微闪,然后唤道,“齐恕!”
“臣在!”一直强忍悲痛、垂首静默的齐恕马上应道。
“先带他下去疗伤。”风惜云沉声吩咐,“召林玑、徐渊、程知三人即刻前来!”
“是!”齐恕扶那人离去。
等帐中只余两人时,一直安坐于椅中沉默着的丰兰息,忽然开口,“好厉害的皇朝。”
“我千算万算,独算错了李羡!”风惜云负手望着帐顶,声音沉重哀凉,“想他虽为禁卫军统领,但近十年来声名一直被风云骑众将所压,想来不甘就此沉寂,闻得我‘逃’至无回谷,想着率禁卫军赶来‘助阵’,打败金衣骑以重树他大统领的威名!我……竟忘了人对功名利禄的执著!”说至最后一句,已从沉重转为自责与自嘲。
“现在对面的金衣骑虽只余一万,但那边的主帅可是皇朝,而且玉无缘一直未出手,风云骑又伤了元气,若有妄动,只怕……”丰兰息说至此停下来,目光看着风惜云,含着淡淡的关怀,“而追击而来的争天骑竟有五万,必是要来无回谷,到时……”
“到时无回谷里有五万争天骑加一万金衣骑,我必败无疑!”风惜云冷声接道。
“只有阻住争天骑,否则你与幽王之战就要前功尽弃。”丰兰息微微叹息,“只是要阻住五万争天骑可非寻常人能做到的。”
风惜云沉默。
过得半晌,她望着丰兰息,道:“无回谷的四万风云骑调出一万,我亲自前往阻击争天骑,决不能让它踏入无回谷!”
丰兰息闻言眉头一跳,“你亲自去?风云五将虽也是英才,但要论到与皇朝、玉无缘一较,那可还差了一大截!”
“我当然知道,我可没说无回谷由他们镇守。”风惜云的目光牢牢盯在他身上。
丰兰息被她目光一盯,顿时明白她的意思,不由苦笑,“早知道我就不来青州了!”
“是你自己死皮赖脸地要跟来的,我又没请你!”风惜云冷哼一声,“你吃我的,用我的,也得回报些,我走后,这无回谷就交给你了!”
“你怎知我守得住?”丰兰息淡淡道。
“你若想要风云骑、想要青州,那就好好
第二十三章——道是无缘何弄人(2)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